close

1114.0011114.0021114.0031114.004

國人十大死因當中,心腦血管相關疾病佔了其中四項,包括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缺血性心臟病、腦血管疾病,都與「血管內皮」的健康有關。

與其檢測「已經發生」的缺血指標、梗塞現象、血管硬化狹窄

微觀的血管內皮的細胞功能與其相關的代謝物指標:同半胱胺酸(Homocysteine)、葉酸(活性MTHF與非活性UMFA)、精胺酸(Arginine)、維生素B12等,更能夠提供早期血管的健康資訊。

 

一氧化氮NO

能夠調整血管的舒張、抑制血管發炎反應的功能,缺乏這種內生性的血管舒張劑,會造成血管內皮平滑肌失能。一氧化氮的形成來自「尿素循環」的平衡,參與的成分有精胺酸(Arginine)、鳥胺酸(Ornithine)、瓜胺酸(Citrulline),並且受到抑制一氧化氮生成酶(eNOS)的二甲基精胺酸(ADMASDMA)的干擾。

 

同半胱胺酸(Homocysteine

是甲硫胺酸(Methionine)的中間代謝產物,也參與了保護神經的牛磺酸(Taurine)與參與肝臟解毒的穀胱甘肽(GSH)兩者的合成過程;然而長期過多的同半胱胺酸滯留,會引起血管硬化、損傷血管內壁形成血塊,常稱它為血管壁的死神鐮刀。同半胱胺酸與甲基丙二酸(MMA)這類半成品的滯留原因在於活性葉酸與維生素B12「甲基化循環」的失職。

 

甲基化循環(Methylation)

由活性的葉酸(5甲基四氫葉酸)與活性的維生素B12(甲基鈷胺)參與,除了能代謝掉造成血管損傷的的同半胱胺酸,也參與了包含穩定細胞蛋白質與DNA的功能。市面上的葉酸與維生素B12型態不見得是活性形式,購買的時候不妨參閱成分解說。

 

氧化三甲基胺(TMAO)

若腸道菌失衡,動物性蛋白中的膽鹼、肉鹼會被壞菌代謝產生氧化三甲基胺,其濃度也是以知道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,因此維持腸道菌相平衡與心血管健康有關聯性。

 

黃昭勳醫師bistro|健康私廚

耳鼻喉頭頸專科醫師

#哈佛健診|#富盈診所

功能醫學|基因|端粒|腸道菌

FB粉專:黃昭勳醫師bistro|健康私廚
IG粉專:surgeonxchef
----
更多黃醫師健康知識小品:drtruetrue.pixnet.net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醫生廚廚 的頭像
    醫生廚廚

    黃昭勳醫師廚廚|健康私廚

    醫生廚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