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蹲20下?不稀罕🏋️
如果人人都在🚌公車站牌前打太極☯️那就真的蔚為奇觀
其實廚廚小時候學過國術🥋,蹲馬步🐎是基本功
那時候太愛講話被老師罰蹲,其實對我不算處罰哈🤡
⚽️深蹲其實是個很優良的徒手訓練,原因很多:
1. 鞏固核心肌群
2. 加強關節周遭保護力,避免姿勢不良引起傷害
3. 燃燒脂肪,促進新陳代謝率
4. 同時訓練多種協同肌群,避免肌少症
5. 加強平衡感,避免跌倒
如果想減重,少吃多運動是老掉牙而且不夠準確的說法
事實上飲食🍌佔七成的效果,剩下的三成靠運動⛹️
其中肌耐力🏋️♀️訓練、重量訓練🤾♀️的效果公認會比慢跑🏃、游泳🏊♀️、騎腳踏車🚴♂️等有氧運動更有效
常被推崇的就是 #高強度間歇性運動(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)或是 #TABATA(田畑氏運動)
🥊深蹲其實就是HIIT或TABATA常運用的動作,大原則是衝刺/緩和這樣交替的模式,在15-20分鐘內讓肌肉感到疲勞,最大心率超過80%,總時間通常不超過30分鐘。
🕖間歇運動比有氧運動更有效率地消耗熱量🔥
有一說是因為有氧運動是做相同頻率的運動,身體會適應其運動強度,畢竟人體演化到現在,善於節省能量消耗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。
相反地,間歇性運動可以給予身體不同的訊號,甚至在運動過後為了代謝運動時的 #過量氧耗(EPOC)或 #氧債,在休息時仍會持續消耗熱量,稱為 #後燃效應(After Burn Effect)。
🥋深蹲的姿勢要確實才有效:
1. 雙腳張開與肩同寬,腳尖微向外
2. 背打直、雙眼平視
3. 雙手可以抱胸、握拳
4. 重心下移時吸氣,想像背後有椅子,維持3-5秒
5. 下蹲幅度視個人狀況,可以逐漸增強,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原則
6. 重心上移,恢復預備的過程吐氣
7. 出拳!表情要跟廚廚一樣凶猛(X)🤣
#黃昭勳醫師 👨🍳✍️
睡眠特色門診 專任醫師
耳鼻喉頭頸專科
#哈佛健診中心|#富盈診所|精準健康
基因|端粒|腸道菌檢測|功能醫學
FB粉專:黃昭勳醫師bistro|健康私廚
IG粉專:surgeonxchef
---
更多黃醫師健康知識小品:drtruetrue.pixnet.net
---
- Oct 18 Tue 2022 11:52
高強度間歇性運動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